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当代金融家》:张建国:在转型发展中迈向国际一流银行―写在建行成立60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4-10-20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 101日。60 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建设银行始终恪守服务经济建设的神圣使命,把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哪里有建设的号角,哪里就有建设银行的足迹,在共和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中型项目建设中,无不浸透着建行人拼搏奉献的汗水,建行人为国家经济建设事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60 年后的今天,建设银行已成为资产规模超过16.4 万亿元、存款近13 万亿元、贷款9 多万亿元,拥有1.4 万多境内外分支机构、37 万员工、服务400 万公司客户、3亿多个人客户、每年净利润超2000 多亿的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上市9 年来,建设银行的国际形象和市场价值发生了巨大变化: 资本充足率、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拨备覆盖率等7 项核心监管指标,在国内同业中4 项第一、3 项第二。在财政部金融企业绩效评价中位居首位。最近英国《银行家》和美国《福布斯》杂志对2013 年全球1000 家大银行和2014 年全球2000 家大企业综合排名,建设银行均名列第二位,先后多次被国内外权威机构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

昔日的“帐篷银行”和“马背银行”:在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之初诞生成长

建设银行的成立和职能任务的赋予与履行,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关怀。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1950 年至1952 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党和国家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奋斗目标得以实现。1953 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56 项重点建设工程陆续启动,全面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随着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幅度增长,组建一家能够承担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任务的国家专业银行,被提上党中央和政务院的重要议事日程。1954 9 9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224 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决定》。同年10 1 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在全国正式成立。

建设银行按照政务院赋予的职能,全面接管、办理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业务,并制发了第一个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法规,创办了审查工程预算新业务,在拨款监督过程中不断扩展和延伸各项工作,培育了一支2.7 万人的专业干部队伍,全力投身于新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之中。建设银行经办的基本建设投资拨款年度业务量,由1954 年的84.64 亿元,增加到1957 年的124.62 亿元,增长了50%。建设银行在全国十大钢铁基地、八大重型机械厂,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等矿区,在棉纺工业基地普遍组建了相应的分支机构,专门组建了跨省、区的铁路专业分支行处,有效地保证了建设资金的调配和供应,促进了国家钢铁、机械、能源和棉纺等工业的优先发展。在建设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到1957 年,156 个重大项目已有68 个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为一五计划的完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4 年到1978 年的25 年间,建设银行共经办各类基本建设投资5628 亿元,建成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4000 多个,促进了60 多个大型骨干项目提前投产。通过建设银行审查工程概预算和制止不合理开支,共为国家节约资金107.8 亿元。这项工作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赞誉建设银行为国家建设真正“守计划、把口子”。

机构跟随项目走,是当时对建设银行职能任务恰如其分的描述。“哪里有重点工程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在荒凉的工程现场,随处可见建设银行的“帐篷银行”和“马背银行”,银行员工与工程建设者一起,爬高山、涉险滩,顶酷暑、冒严寒,吃干粮、住工棚,餐风宿露,现场服务,成为新中国建设大军中一支最为出色的金融“拳头部队”……在4000 多个重点建设项目现场,在21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设银行设置了500 多个专业分行。这期间,国家建起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和精密机械制造、发电设备制造、冶金、有色金属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并在中部地区建起了一批新的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基地。这一个又一个重点项目建成后,基本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基础。据统计,仅“一五”期间,建设银行服务建设的“国”字号大型工程项目,使新中国的钢铁产量从年产90 万吨增长到535 万吨; 煤炭产量从3243 万吨增长到7459 万吨; 建设铁路干线9300 公里,使全国通车里程达到2.98 万公里; 建设公路里程25 万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一倍多; 新建五大棉纺基地使全国生产能力提升了31%

那时,财政职能和银行职能相互依托: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壮大

1979 年到1993 年,建设银行作为国家专业银行,其改革发展与国家财政、金融、投资体制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呈现出一条清晰的主线:在改革与强化财政职能的同时,不断拓展与完善银行职能。建设银行在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79 年到1984 年,建设银行逐步从财政部门的附属地位中分离出来,国家专业银行的地位得以确立,开始运用银行的办法办银行;从1985 年到1993 年,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全额纳入了国家信贷计划体系,金融业务开始全面开拓,银行功能日臻完善,实现了由事业单位管理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建设银行承担的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五大内容,可以概括为“预算、决算、财务、制度、监督”10 个字。相对于过去两办、三管、一监督的职能,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新的扩展。

一是实施基本建设预算内投资拨款改贷款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用于基本建建行智慧银行移动金融互动体验区设的资金,一直采用财政拨款、建设单位无偿使用的管理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1979 年初,国家计委、国家建委、财政部、建设银行联合向国务院建议试行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建设银行贷款的办法。8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国家建委、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实行贷款办法的报告》和《基本建设贷款试行条例》。当年,建设银行选择部分省、市进行拨款改贷款的试点。1985 年全面推行拨款改贷款。到1993 年底,建设银行经办的拨改贷投资余额达700 多亿元。

二是探索建立基本建设基金制与建设银行管理基金办法。1986 年国家开始建立基本建设基金制度。为了管好、用好基本建设基金,从1988 年先后组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投资公司后,建设银行严格按计划规定对基金进行管理,努力协调各方面关系,不断探索和改进管理办法,促进资金的保值增值。

三是强化管理基本建设财务职能。1981 年初,国务院在《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中要求,一切建设资金,都必须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建设计划,并由建设银行监督拨付。建设银行随着管理基本建设财务职能的加强,顺利展开了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恢复和建立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结算管理及财务决算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四是根据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加强专业分支机构的建设。对于国家特大建设项目,如长江三峡工程等,建设银行跟随重点工程建设专门设立了专业分行。对于为数众多的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普遍做到了“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专业支行或办事处”,以加强对大中型建设项目的财务资金管理。到1993 年底,全国共设立各层次的专业机构500 多个,拥有一支2.7万人的管理重点建设项目队伍。建设银行信贷计划和资金计划全额纳入国家信贷计划后,不仅确立了建设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拉开了建设银行全面拓展金融业务、不断完善银行功能的历史序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先行者:在转型发展中迈向国际一流

2005 10 27 日,建设银行实施财务重组、创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完善公司治理,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率先在香港成功上市。2007 9 25 日,建设银行成功回归A 股市场。更重要的是,通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系统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银行自身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经营业绩优异,国家贡献突出。截至2014 年上半年,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16.4 万亿元,较2003 年末增加12.8 万亿元。2013 年度实现净利润2151 亿元,较2004 年增长338.7%2014 年上半年净利润突破1300 亿元。自2003 年末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以来,建设银行对国家的贡献超过14100 亿元,其中累计国家税收5530 亿元,国有股份获得的现金红利2551 亿元,国有股份市值增长6024 亿元。改制以来,国家注资款1862 亿元总回报率为706.9%,年复合投资回报率为23.2%。

改革创新持续推进,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作为最早实施股份制改革并上市的大型国有银行,建设银行在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过程中,将深化内部改革作为重点,不仅强调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注重协调推进战略规划、组织机构、业务流程、激励约束、风险管理等各方面改革,有力地提升了银行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按照“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充实了高级管理层,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董事会主要关注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市场定位等重大方向性问题,监事会职责是督促董事会、管理层依法尽责,高级管理层负责银行的经营管理。上市之初,建设银行董事会、管理层就把战略研究和制定工作放在首位,先后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业务发展纲要、业务发展三年规划和五年规划。近两年,董事会、管理层根据宏观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要求,提出了“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转型发展目标,制订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和制度措施,做大做强“三大一高”业务( 大行业、大系统、大城市和高端客户),加速推进网点三综合建设(综合性网点、综合柜员制、综合营销队伍),积极推动改革和转型发展,促进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

彻底改变根深蒂固的官商作风,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设银行在改革之初就明确提出,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机制作为股份制改革的中心内容,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建设银行通过扎实推进综合性网点、综合柜员制和综合营销队伍建设,提升网点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网点功能转型。研究制定产品创新战略规划,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强化创新驱动。积极推动流程银行建设,将流程优化和改造嵌入正在建设中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加大对电子渠道资源投入,通过“善融商务”等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客户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整合能力,深度挖掘客户的信息和需求,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积极推进战略转型,新兴业务快速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十年健康快速发展,已经从早期简单的个人网上银行和不完善的电话银行服务,发展至包括个人网银、企业网银、手机银行、短信金融服务、家居银行、国际互联网网站、手机网站、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功能先进、产品齐全、领先同业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截至2014 6 月,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突破1.3 亿,累计实现交易额3.2 万亿元,实现交易量10.6 亿笔,日均交易量585 万笔,稳居同业第一;个人网银客户数1.64 亿,企业网银客户数304 万,短信金融服务客户数2.22 亿。随着电子银行各项产品的发展,电子银行与柜面交易之比目前已达到296%,按照建行现有网点数测算,电子银行渠道相当于4 万多个实体网点,在为客户提供7×24 小时不间断的便捷金融服务。理财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3 年末,建设银行累计发行各类理财产品20600 期,募集资金21.2 万亿元,为企业客户解决融资需求1.42 万亿元,理财产品余额超过1.14 万亿元,累计为客户创造投资收益超千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建设,较好地满足了个人客户、私人银行客户、企业客户、机构客户等各类客户的投融资需求。小企业业务专业化经营成效显著。建设银行已设立的258 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小企业贷款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连续两年新增同业排名第一。信用卡业务核心指标保持同业第一。2013 年,建设银行以5200 万发卡量、4400 万客户、1.2 万亿消费交易额,成为信用卡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和主力军。

截至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主要财务指标继续领先同业。从资产规模上看,今天的建设银行已经是上市前的近4 倍,相当于在不到十年时间里为国家重新创建了3 个新建行

作为全国企业年金资质最全的管理机构之一,建设银行为超过两万家企业提供专业养老金融服务,客户覆盖电力、铁路、能源、建筑、金融、军工、航空、钢铁、煤炭、旅游、高校等各领域。受托资产规模从2010 年的119 亿元增至2013 年末的365 亿元,增长3.1 倍。

完善综合化经营平台,子公司和海外业务取得良好发展。目前,建设银行在非银行金融领域,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建信期货5 家境内子公司;在特定领域和区域,设立了若干提供专业化和差别化服务的银行机构,包括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和27 家村镇银行。加速全球目标市场机构布局,海外机构规模效益稳步增长。自1991 年设立第一家海外机构——伦敦代表处以来,建设银行海外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按照“做强亚太地区,扩展欧美网络,开拓新兴市场”的布局策略,构建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海外机构网络,基本完成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布局,并已具备24 小时不间断服务能力。截至2014 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已拥有19 家海外一级机构,覆盖全球17 个国家和地区。从2010 年至2013 年,海外资产从425 亿美元增长至1276 亿美元,增幅两倍多;税前利润从3. 7亿美元增长至7.1 亿美元,翻了近一番;贷款和全口径存款分别增长2.3 倍和2.8 倍;不良贷款率从1.45% 降至0.1%,降幅明显。

不断深化风险管理改革,加强内控机制建设。2006 年建设银行推行了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于股改后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根据形势变化和管理需要,总行董事会、管理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体制机制中一些不适应的环节,对于风险管理体制和信贷机制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落实全员风险管理、强化班子责任、实现双向报告、推进专业分工、完善风险抓总,使得银行经营管理更高效、风险管控更有效,实现效率和风控在更高水平上的平衡。最近,银监会核准了建设银行等6 家银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标志着我国银行业风险治理能力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上市以来,建设银行不负众望,财务状况根本好转,经营实力稳步提高,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和能力显著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经营理念、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主要财务指标继续领先同业。从资产规模上看,今天的建设银行已经是上市前的近4 倍,相当于在不到十年时间里为国家重新创建了3 个新建行。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