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中国金融》:段超良:信用卡互联网化转型

发布时间:2015-03-10

信用卡作为银行直接服务客户的金融产品,与电子化技术、大数据结合得最为紧密,也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客户

互联网的发展进程,是时代发展一个不可逆转的巨变,传统的金融生态正经受着一次革命性的重构。从最初的物理渠道迁移发展到互联网支付、融资、理财等创新,传统的商业银行就像是一块海绵,每一个孔隙都已被互联网浪潮渗透其中。信用卡作为商业银行基础的支柱性业务,不仅因兼有“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两大特质而备受关注,其核心的支付结算及消费信贷更应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化对信用卡互联网化的再认识

互联网与金融的相互交织日趋紧密,正确把握信用卡互联网化的实质,首先要深刻理解互联网概念的本质,抓住信用卡与互联网的契合点,从根本上把握信用卡互联网化的要义。

信用卡与互联网在本质上高度契合

从实现方式上看,互联网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两台以上计算机的终端、用户端和客户服务端三者的连接;而信用卡的支付链条也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客户端、刷卡终端和服务端三者之间的连接,两者不谋而合。从客户群体上看,信用卡的活跃客户群体主要分布在20~40岁,这部分群体对网络金融的接受度最高。另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14年移动支付用户中,年龄在18-40岁的用户占比高达91%,两者的目标客户群体高度一致。从金融功能上看,信用卡与互联网都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工具和载体,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从“快捷支付”到“天猫分期”“京东白条”“信用支付”乃至“微信卡包”,无一不是与信用卡功能重合。从创新发展上看,互联网企业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与金融创新相结合,实现服务“长尾客户”的目标;而信用卡作为银行直接服务客户的金融产品,与电子化技术、大数据结合得最为紧密,也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客户。由此可见,信用卡与互联网的众多共性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天然基础,也是信用卡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取得主力地位的重要原因。

信用卡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聚焦点

互联网金融发展始于支付技术革命,它不是简单地将传统金融互联网化,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基础上,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融入支付、融资、理财等领域,对传统银行的存、贷、汇三大业务形成挑战。在互联网催生的多种金融生态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已降至4%左右,热度正逐渐减退;P2P由于国内征信体系尚不完善,平台跑路、大额坏账频发等事件屡见不鲜,众筹受制于《公司法》等法律法规限制,发展缓慢。因此,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支付结算和消费信贷服务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主方向。以支付宝为例,其支付功能已由线上扩展至出租车、便利店、医院等多个线下领域,活跃用户数达到2.1亿,日常移动支付交易超过4500万笔,“天猫分期”“京东白条”等互联网消费信贷创新更是如火如荼,这些功能重叠的创新,短期对信用卡带来一定冲击,但长期将会成为两者碰撞、融合的聚焦点。这方面成熟市场已有先例,日本著名电商乐天集团在其完备的电商生态基础上发行了信用卡,将信用卡和电商融合发展,2013年其信用卡和消费信贷实现收入1192亿日元,占乐天集团总收入的59%。

估用卡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升级银行零售经营模式的最佳切入点

互联网思维颠覆了银行零售业务原有的经营模式,让“小众”变成“长尾”,将“用户体验至上”的理念贯穿服务全过程。信用卡互联网化就是这一理念在银行的最佳实践,将从多方面升级银行零售经营模式。一是客户服务模式升级。据统计,我国金融资产少于10万美元的家庭数量占比高达94%,这一比例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6倍,信用卡互联网化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客户,实现向零售银行转型。二是有效降低支付成本。据测算,2013年通过线上收单节约的支付成本达到500亿元,银行线上平均支付成本是线下物理渠道的1/11,通过信用卡互联网化,提升电子支付交易占比,将极大降低银行支付成本。三是提高风险管控效率,互联网的大数据特征为银行风险管控提供了新的手段,相应地,信用卡互联网化将使得客户信用评估和互联网数据平台进行对接,有效提升客户信贷审批效率,降低风险。四是提升管理运营效率。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极大提升了银行管理运营效率。比如,德国直接网络银行以370名员工服务于77万名客户,人均管理资产超过1000万美元,澳洲联邦银行运用大数据分析成功将交叉销售率从9%提高到60%,余额宝改用“阿里云”后,每日清算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30分钟。信用卡互联网化就是要将这种管理运营效率提升到极致,成为银行运营模式改革的最好示范。

抓住信用卡互联网化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支付创新为信用卡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蓝海。伴随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移动设备迅速普及,催生了信用卡网银支付、账号支付,快捷支付、二维码支付、手机支付乃至生物支付等多种新兴支付方式,带给客户更加便捷、安全、简约的支付体验。所有这些支付创新的应用都离不开信用卡支付结算账户的支持,支付清算协会调查显示,2014年移动支付中,信用卡交易占比高达93.4%。因此,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不是“支付脱媒”,而是“支付换媒”。尽管信用卡所附着的塑料卡载体将逐步被智能手机或虚拟账户所替代,但其联结客户和商户这两个账户的核心本质不会变。随着互联网与生产和流通销售领域的加速融合,信用卡账户所承载的功能不仅不会收窄,还将延伸至线上支付、O2O支付等领域,开辟更加丰富广阔的支付场景,打通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上下游产业链和支付生态圈。比如,围绕信用卡收单支付衍生推出的POS流量贷、POS理财、银行系电商平台等综合金融服务,形成了涵盖客户购买、支付、物流、售后评价、商户资金融通等多重环节在内的闭环。未来,信用卡将成为银行电子支付,银行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打造银行支付产业生态链、提供综合消费金融服务的重要平台。面对中国9亿多手机用户,移动互联网必将成为信用卡多元化发展的新蓝海。

互联网支付新生态为信用卡跨界发展提供了机遇。近年来,各类非金融支付机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支付的种类和前端接入模式,覆盖多元化参与主体的支付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获得央行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达到269家,其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达5.3万亿元,占整个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这些互联网支付机构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资源、支付交易规模和网络渠道资源,与金融机构之间蕴含着巨大的合作商机,因此,银行信用卡业务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金融,从发卡营销、支付结算、消费信贷、行业应用、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全面开展跨界共赢合作,利用非金融支付机构的资源和创新能力,优化客户信息获取途径、扩大信用卡品牌传播效应、延伸客户拓展渠道、寻求创新支付解决方案,产生“1+1>2”的效果,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中占据主动,赢得二次发展的新机遇。

传统银行的固有优势为信用卡互联网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基础。互联网金融究其本质还是金融,互联网只是金融应用的技术工具,尽管互联网金融对信用卡发展产生一定冲击,但并不能改变发卡银行在支付结算和消费信贷领域中的主体地位。如果能将传统银行强大的基础性优势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有机结合,将会让信用卡进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进而推动银行转型发展。

互联网科技主导的运营模式为信用卡创新转型注入了新动力。从网络办卡、网络查询、网上消费支付、网上分期、网上还款,到信用卡掌上APP、微信银行等,互联网已经应用到客户用卡的各个环节,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将信用卡分散的客户触点与集中的后台运营有机结合起来,对信用卡现有运营模式进行了重构,为信用卡集约化、自动化、专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信用卡将以更易用、快捷、人性化的极致体验和集约、高效的运行模式,实现创新驱动、运营效率提升和客户体验改善的三效合一,并在银行客户关系维护和价值创造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银行在看到信用卡互联网化发展机遇的同时,对未来面临的挑战也要有足够的认识:一是原有惯性思维的挑战,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系统开发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以客户为中心”,做到更快、更简约、更极致,适应这个转变需要一定时间:二是与非金融支付机构合作的挑战,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在确保共赢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互联网企业的渠道资源、信息资源优势加深合作,需要发卡机构探索和思考。

推动信用卡互联网化大发展

目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战略转型方向,信用卡互联网化发展也势在必行。因此,要紧紧把握住这场时代变革,解放思想,主动出击,以颠覆性思维推动信用卡业务互联网化创新发展。

一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技术,提高运营管理效率。要用简约、跨界、迭代的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优化现有信用卡业务的系统、流程和制度,提升科技开发对业务的快速响应力,在进一步缩短客户办卡周期、提高审批效率、提高自动化服务水平、提升贷后管理成效等方面重点突破,以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运营管理模式提高作业效率,从而释放更大的生产力。

二是深入研究支付创新,做大支付交易规模。面对巨大的线上支付市场,银行要以开放的心态深化与行外电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线上合作,加大发卡银行自身电商平台商户的信用卡应用力度,开展支付、分期、积分兑换等全方位合作,扩大客户用卡交易规模。要巩固信用卡线下收单支付优势,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发展。尽管网上消费增长很快,但线下实体商业仍然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用卡依然是服务线下千万商户和亿万持卡人交易的重要工具。因此,实现信用卡支付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是未来大势所趋,要充分结合互联网思维强化收单支付创新,大力发展更广泛的支付场景。

三是加快互联网应用开发,打造极致客户体验。当前各类手机支付软件,微信银行,银行卡管理软件等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将金融、消费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信用卡必须扩大互联网应用覆盖面,在营销发卡、品牌传播、产品创新、用卡细节等方面更加贴近客户,在各个业务环节将以往“客户找银行”的单向模式转变为“银行与客户互动”的双向模式,以“泛在”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信用卡与客户之间接触模式的创新升级,为客户打造“最贴心的”移动客户端和覆盖客户生命周期的全服务平台。

四是强化大数据应用,提升业务发展后劲。相对于互联网机构而言,银行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金融交易类结构化数据,并且已在数据挖掘和模型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互联网机构则掌握大量的客户地理位置、浏览记录、商品喜好等非结构化行为数据信息,成为电商向客户精准推送产品的重要依据。因此,银行不仅要提高对现有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更要加强对外部数据信息资源的积累和运用。从共赢合作的角度出发,加强与互联网数据服务企业,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P2P平台等的合作,与银行自有数据充分整合,对客户进行全方位识别和评价,为信用卡精准营销、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提供有效决策,将大数据转化为发展动力。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