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人民政协报》:建设银行创新产品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发布时间:2015-03-11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在“新常态”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银行高度重视小微企业业务发展,将小微企业业务定位为全行的基础性业务、战略性业务,以“创新、服务、责任、成长”为己任,在服务小微企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业务模式,创新产品服务,形成了“成长之路”、“速贷通”、“小额贷”和“信用贷”四大产品体系,30余种专属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满足线上、线下的金融服务需求。建设银行小微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获得银监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银行特色产品”、中国中小企业节“最具创新性企业金融服务产品”、《亚洲银行家》“最佳小微金融产品”等多项产品奖项。

借鉴国际经验 探索小微金融服务新模式

“短、少、频、急”是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特点,在服务小企业客户的过程中,建设银行逐渐发现,传统的业务模式由于申报材料多、流程时间长,很难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制约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

为推进业务发展,建设银行小微企业服务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提出“小额化、标准化、批量化”的业务发展思路。2012年,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进行战略协作,共同设计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项目实施期间,充分借鉴了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业务实际进行流程再造,建立了小微企业评分卡信贷业务模式。

小微企业评分卡信贷业务采用国际先进银行普遍的做法,由国际知名的评分卡模型开发公司进行开发,以非财务信息为主进行评价,通过客户群的方式进行客户营销和筛选,简化申报流程和申报材料,设计自动审批功能,运用行为评分卡等系统工具进行风险监测,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和业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评分卡业务通过针对性的评价、简化的业务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小微企业客户服务能力,业务自2013年8月份推广以来,客户反响十分热烈。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为近1.5万户小微企业客户发放贷款,户均贷款金额约125万元,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和申贷获得率。

创新银政合作金融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问题,信息不对称和增信不足是商业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客户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难题。建设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不断加强银政合作,形成“助保贷”特色产品,既为企业“输氧送血”,促进经济稳增长,又能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探索出契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业务新模式。

“助保贷”业务,由地方政府和建设银行共同进行客户筛选,由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和企业缴纳助保金作为风险缓释方式,建设银行按照风险补偿资金的一定倍数向企业发放贷款,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周转,灵活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减轻融资成本负担。

“助保贷”产品实现了多方共赢,一方面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贷款可获得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参与客户筛选,科学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可以“定向”扶持符合政策导向的小微企业,更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财政投入少量的铺底资金,银行即可满足众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政、银、企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机制,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增进企业的诚信意识,促进当地融资环境和信用环境的改善。

“助保贷”业务自2009年推出以来,发展态势和市场反响良好。截至2014年底,建设银行“助保贷”业务已覆盖全国近400个县,共建立近千个合作平台。“助保贷”以其创新性和良好的市场反响、社会效益,获得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12年,建设银行“助保贷”荣获银监会“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奖;在2013年第七届中国中小企业节上,荣获“最具创新性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奖。

运用大数据技术 推进小微普惠金融发展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建设银行将新技术作为快速响应小微企业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运用大数据技术,基于客户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创新研发大数据信贷产品,将新技术打造为提升小微企业服务水平的新引擎,推动小企业业务向“小额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型发展。

大数据系列信贷产品是以客户交易结算信息、信用记录等核心数据为依据,向小微企业发放用于短期经营周转的信用贷款,包括“信用贷”、“善融贷”、“创业贷”、“税务贷”、“POS贷”等6项业务,主要以批量挖掘的方式获取目标客户,基于网点渠道开展业务营销,实施标准化的业务操作。

许多在建设银行办理结算业务的小微企业客户,虽然与建设银行建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财务报表不规范,一直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针对这部分客户,建设银行推出“善融贷”业务,根据其结算情况、历史交易记录以及企业和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利用小微企业评分卡,无需提供财务报表,就可以获得最高200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改变了过去“一抵了之”和一味依赖担保的传统做法,使大量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小微企业也能够真正获得银行的金融支持。汕头市李先生根据自己企业在建设银行的结算记录办理了150万元信用贷款后表示,“多亏了建设银行的善融贷,让自己和员工们都能过一个丰收年。虽然金额不大,但是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而且建设银行的产品非常有针对性,非常适合我的企业,生意有了很大的发展。”

针对稳定经营、成长性良好的创业型企业,建设银行运用评分卡信贷业务流程创新开发了小微企业“创业贷”。“创业贷”是面向“有业、有责、有信”的小微企业发放的可循环信用贷款产品。其中,“有业”是指企业持续稳定经营、经营效益良好、结算数据充分;“有责”是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环保达标、按时纳税,口碑良好;“有信”是指企业及企业主无不良信用记录。企业和企业主只要“业、责、信”良好,即可向建设银行申请信用贷款,解决小微企业缺少抵质押物和担保不足的融资困难。山东潍坊的陈先生的企业虽然成立时间短,但业务发展较为迅速。但由于企业缺少足够抵押的资产,一直无法从银行融资。建设银行根据企业近年来在其他银行的结算记录,并综合考量客户的信用状况、个人资产,为其发放了100万元的可循环信用贷款,改善了企业的资金流状况。

对于按时足额纳税的小微企业客户,建设银行推出“税易贷”业务,对企业纳税数据进行充分分析,通过信息交叉验证,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及信用水平进行判断。

坚持创新驱动 不断丰富小微金融产品体系

建设银行始终坚持用创新推动业务发展,不断提升小微企业客户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丰富的产品服务,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小微企业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践行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设银行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提出“一圈一链一平台”的发展模式,通过产品创新为商圈、供应链和合作平台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针对商圈客户,创新推出“商盟贷”、“租贷通”、“固定资产购置贷款”等多种产品,满足商圈客户日常资金周转、租金缴纳、店铺购置的融资需求。针对供应链“三流合一”的特征,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信息优势,创新研发“供应贷”、“政府采购贷”等产品,通过应收账款质押、核心企业担保、信用等方式为上下游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加强与各类平台机构的合作创新,与保险公司创新“保贷通”产品,借助“信贷履约保证保险”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支持,丰富小微企业业务风险缓释措施;与优质融资担保机构合作,为担保公司担保的客户提供信贷服务等等。

建设银行鼓励各地分行结合区域特色进行产品创新,满足小微企业客户个性化、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湖北分行与武汉市大型商业企业联手补缺,针对供应商小微企业推出“商超易贷”,只需建设银行、大型商超和供应商三方约定唯一结算账户,不用抵押也能贷款,使众多供应商顺利度过节庆日及原材料采购季节等备货高峰期,小微企业贷款由难贷变易贷。

推进网络金融 开启服务小微企业新篇章

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让商业银行看到发展的机遇。建设银行在小微金融服务方面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推进金融与网络的深度融合。

2012年,建设银行率先推出“网银循环贷”,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在线完成贷款申请、支用、还款的操作,打破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线上线下交互融合,做到“24小时不打烊”。秦先生经营一家中型的机械厂,一年前,他以厂房和住房为抵押,向建设银行申请了500万元的网银循环贷。采购原材料缺钱时,秦先生即在网上申请贷款,贷款资金可以快速到账。通过网银循环贷,秦先生不仅节约时间,还省了不少融资成本。

在网银循环贷的基础上,建设银行还顺应网络发展创新渠道运用,加大网银循环贷与其他业务产品的组合推广,搭建“网络+网点”的四网合一申贷方式。小微客户通过善融商务平台、网上银行、建设银行门户网页以及网点均可提交申请,并能通过网上银行支用贷款,打破原有往返银行才能办理业务的传统渠道,实现了网络融资服务,让客户真正感受到融资的便利。

2014年,面向在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个人商城和企业商城入驻的小微企业客户推出了“善融e贷”业务。入驻善融商务的企业可以依据在线交易的数据,获得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在为小微企业搭建买卖交易平台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建设银行的金融服务优势,大大增强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还在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对企业的网络一站式服务。在服务平台上,小微企业主可以同时浏览到企业和其个人所关注的相关信息,完成转账、查询、投资、理财等相关金融活动,更可以实现贷款的在线申请、实时审批、随时支用与还款,为小微企业搭建起网络金融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