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王洪章:培育优秀企业文化 建设国际一流银行

发布时间:2015-06-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25日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使我们对文化的概念和作用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文化,对一个民族而言,是血脉的传承、复兴的源泉;对一个企业而言,是价值的引领、精神的纽带,是重要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自1954年成立以来,建设银行始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秉承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客户同成长共进步,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的理念,由一家经办基本建设拨款的专业银行,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7万亿元,公司和个人客户近3.2亿户,规模、质量和效益等经营指标在全球银行业名列前茅的大型综合性商业银行集团。当前,深入推进建行文化建设,对于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国内最佳、国际一流”的最具价值创造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培育优秀建行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强国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建设银行也从创业初期的“哪里有重点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人”的基本建设拨款机构,发展成为引领金融改革发展的现代商业银行。

1.建行文化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民族复兴精神之钙,也是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魂。自股改上市以来,建设银行领先同业推出了较为完善的文化要素体系,体现了建设银行服务大局、心系民生的责任担当,锐意改革、志存高远的卓越追求,恪守规则、稳健经营的经营之道,专业专注、打牢基础的发展观念,艰苦奋斗、慎终如始的优良作风,集中反映了建设银行作为企业公民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价值的追求,把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企业使命熔铸于建行文化。建行文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充分展示了建设银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追求。

2.建行文化的积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建行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成长于建行经营管理的长期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积淀,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建设银行独具特色的发展禀赋。在政策性银行时期,建设银行承担双重职能、履行监督责任,形成的重要文化积淀是“责任、团结、奉献”;在国家专业银行时期,建设银行推进银行改革、回归银行本职,形成的重要文化积淀是“开拓、创新、包容”;在商业银行时期,建设银行率先导入企业识别系统(CIS),实行“四自”经营,商业银行转型基本完成,形成的重要文化积淀是“规范、竞争、进取”;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时期,建设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转型发展,形成的重要文化积淀是“稳健、诚实、公正”和“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这些文化积淀,始终是引领建行人团结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纽带和动力源泉。

3.建行文化的实践也是对现代金融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建设银行在长期的文化建设与实践中,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五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包括坚持以人为本,视“员工是企业最宝贵财富”,尊重人、关心人、鼓励人和培育人,让每个员工都有更好的成长预期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文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性、多功能”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的服务文化;坚持品牌战略,提升公众和投资者对建行品牌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扩大品牌价值,打造“善建者行,成其久远”和最具价值创造力银行形象的品牌文化;坚持“依法经营,规范操作”、“风险防范优先”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合规文化;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倡导“鼓励、开放、宽容、审慎、进取”的创新文化。体现了金融行业的文化特色,丰富和发展了金融文化。

建行文化引领改革创新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文化始终是引领和推动建行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股改上市后,建设银行党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围绕发展抓文化、抓好文化促发展,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1.坚持“文化领航”,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建设银行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使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宣传推动典型引导,倡导新风,树立正气;通过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进而形成推动建行转型发展的强大的文化合力。积极推进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建设,发挥其探索创新、表率示范、以点带面的作用。先后打造了“向党工作站”、“红梅理财中心”、“刘艳快线”等154个文化品牌,在广大客户中产生了良好影响。2013年,中宣部、中国政研会、中国金融政研会先后选择建行为银行系统唯一代表单位,调研建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做法和成效,形成了《坚持抓实“五度”,深植核心价值观》的经验报告并在《光明日报》刊发。

2.坚持“服务立行”,打造卓越服务能力。建设银行把服务作为立行之本,矢志不渝坚守“国家利益至上,服务建设为本”的理念,坚持机构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需求走,加大对国家重点项目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民生领域金融创新,打造“民本通达”服务品牌,在文化、教育、社保、医疗、环保、养老等民生领域赢得了先发优势。构建了由物理网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善融商务、智慧银行组成的线上线下服务网络。同时,建设银行已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中德银行、建信期货、建银国际7家境内子公司,拓展信托、租赁、基金、保险、期货、养老金融及工程造价咨询等业务,初步搭建了综合化经营平台,为3亿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3.坚持“实干兴行”,做到知行合一。“空谈误事,实干兴行。”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建设银行坚持实干兴行,做到知行合一。在政策银行时期,建设银行以尽职尽责、严谨专业的作风,为国家重点建设“守计划、把口子”,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肯定。在专业银行时期,运用信贷手段大力推进预算内基建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摸索开展新业务、开拓新领域。在商业化转型时期,时任建设银行行长的王岐山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银行“一心一意办银行”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建设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思想文化基础。进入新世纪,建设银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于2005年率先成功上市。进入新时期,建设银行制定了“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发展战略,推进“五个转型”,以改革创新激发内生活力、以转型发展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取得了出色的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

4.坚持“创新强行”,汇聚强大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建设银行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利用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率先在同业设立“善融商务”电子商业平台、率先推出小微企业“信贷工厂”模式、创新推出房地产金融服务、创新推出无机构县域金融服务方案等等都体现了建设银行“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5.坚持“依法治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认真“守计划、把口子”,建行人一直铭记这个教诲,始终坚守理性、自律、稳健的经营风格。股改上市以来,建设银行坚持制度先行,落实依法治行要求。在公司治理方面,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按照股份公司管理要求,明确了“三会一层”的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在经营管理方面,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规范领导职务行为、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制定业务产品制度、出台员工行为规范、加强“六型总行”建设等等,确保了建设银行依法经营。在风险内控方面,着力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造“三道防线”风险管控体制,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及时处置化解了各类风险,实现了稳健发展。

6.坚持“以德治行”,积聚发展的正能量。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是以德治行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宣部“五个一”创建标准,建设银行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建设,近年来全行共举办道德讲堂活动1254场,有10余万名员工走进道德讲堂;挖掘员工故事超过12000个,参与员工超过17万人次。重点总结宣传了山西临汾分行客户经理李红英。她在爱人失去语言和行动能力的情况下,主动挑起家庭和事业两副重担,以“没有迟到、没有早退、没有差错、没有投诉、没有向组织伸手”的职业追求,创造了突出业绩。在她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心存大爱、勇于担当、自立自强,既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同时,建设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市以来先后开展实施了70多个公益项目,累计捐款达7亿多元。“中国贫困英模母亲”、“母亲健康快车”、“建行爱心公益积分”等公益项目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个能力建设”打造优秀的建行文化

“因建设而生,因建设而兴”。60年间,建设银行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建设,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大型国有银行的兴行强国之路。中央领导同志对建设银行60年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要求建设银行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建设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这既是对建设银行的巨大鼓舞,也为建设银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建设银行要继续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着力弘扬建行文化。要积极适应综合化经营、国际化发展、全球化服务、海内外联动要求,着力推进具有全球视野和开放包容的集团文化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行文化之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建行文化,把建行与客户及员工共同发展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1.落实“三个能力建设”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转型发展意识,着力打造综合化多功能的服务文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建设银行积极推进“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发展战略,加快向综合性银行集团、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银行和智慧银行转型。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服务水平,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支持力度。树立大服务意识,强化集团母子公司联动、海内外全球联动。搭建大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电子银行、小微企业和消费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业务,全面打造包括保险、基金、信托、租赁、投行、期货等在内的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拓展“三大一高”客户的企业链、产品链、供应链系统服务,推进网点“三综合”建设,做到一点接触、全面响应的“一站式”服务。提升大服务能力,建设新一代核心信息系统,深入挖掘大数据应用,以综合营销的方式,通过综合化的平台,向客户提供综合化的产品,最终满足客户综合化需求。通过综合化多功能的大服务文化建设,打造同业难以复制的综合化多功能服务能力,进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发挥好共和国金融生力军作用。

2.落实“三个能力建设”要求,要进一步强化风险合规意识,着力打造全员全面风险管理的合规文化。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迫切需要我们提升市场化条件下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依法治行要求,要进一步强化风险合规意识,着力打造全员全面风险管理的合规文化体系。通过强化思想道德、价值理念的“软约束”和制度机制、信息技术的“硬约束”,培养依法经营、规范操作的行为习惯。准确研判和把握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风险和金融风险的迁徙演化规律,提升风险预警预控的有效性。强化“三个不放过”,对违纪违法实施“零容忍”,建立健全责权对等,“一岗双责”的管理机制。着力强化信用风险防控,重拾过去贷款“三查”中好的做法,重塑项目评估、客户评级、授信风险评价和造价咨询等领域的传统优势。大力推广运用大数据分析、计量模型、系统机控等先进工具,丰富日常风控技术手段,将风险管理能力打造成为建设银行的一项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理性分析、主动应对的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发挥好大型银行金融“稳定器”的作用。

3.落实“三个能力建设”要求,要进一步强化国际竞争意识,着力打造适应全球发展战略的人本文化。人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建设银行正在加速推进海外发展战略,海外一级机构总数达到22家,覆盖20个国家和地区,初步搭建了全球化服务网络,站在了与国际大银行同台竞争的舞台上。同时,大量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既为银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全面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等,对金融发展创新以及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不加紧跟进,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造成被动。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也需要我们建设一支具有全球化经营思维的人才队伍。因此,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兴行意识,着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充分激发和释放人才红利。认真落实“五关爱”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全行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全行员工的凝聚力和价值创造力。同时,积极构建具有国际视野和自身特色的跨文化管理体系,为推进国际化战略、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提供文化保障,在全球展现中国银行业卓越的价值创造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