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腾讯网:深化互联网技术 建设银行大力布局“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5-08-05

作为国内最早试水互联网金融的传统大行,2014年初,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明确提出,以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时代建设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抓手,“确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主体地位,努力由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转变为领跑者”。

建设银行日前发布年报称,集团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5705亿元,同比增长12.16%;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2278亿元,同比增长6.14%;每股收益0.91元。集团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股0.301元。2014年末,建设银行网银客户1.82亿户;手机银行客户1.47亿户;微信银行客户数达1400万户。

锁定三大渠道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国家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全面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设银行近来也制定了“互联网+”的相关战略。其内涵既不是颠覆金融的本质,也不是打造一个孤立于集团主业、渠道与体系之外的网络银行,而是牢牢把握以客户为中心,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来改造整个建设银行。围绕“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经营战略,构建与建设银行全渠道产品和服务高度融合的全方位互联网金融体系,最终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实现更大价值。其中标志性的成果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三大网络渠道”、两个生活平台、O2O体系、三个创新产品和三项智能技术。

以渠道建设为例,它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以及微信银行。其实,建设银行《2011-2015年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智慧、泛在、跨界”的发展方向。所谓“跨界”,即让银行突破传统边界,实现从源头寻找客户,获取和分析用户信息,并从源头进行营销。

所谓“泛在”,即让银行服务无时无处不在,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维度,“引进来”是实现随时、随地、任何设备的接入,充分将第三方服务商引入到建设银行的平台上;“走出去”是将建设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部署到客户身边,更加场景化和个性化。

建设银行是国内第一家推出手机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用户数、交易额、客户活跃度等多项指标持续多年保持同业第一。截至2014年底,手机银行客户数达1.47亿户,交易额突破7万亿元。2014年手机银行账务性交易量较2013年增长101%,同期个人网银账务性交易量仅增长16%;在全渠道的账务性交易量占比中,手机银行渠道占比由3.69%提升至6.48%;在行内异地转账、跨行转账、缴费等交易中,手机银行的绝对交易量已超过个人网银。客户终端的偏好由PC端向移动端转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基于此,建设银行明确提出了移动先行战略,抢占移动金融至高点。比如湖北省分行与湖北省供销社开展合作,以电子银行产品和网络金融服务为触角,借助供销社完善的县域、农村组织机构,创新建立了 “电子渠道+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行龙卡”的村口银行模式,借助移动支付手段,将建设银行金融服务扎根到村组,帮助农民“足不出村”获得取款、转账等金融服务,提高了建设银行的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建设银行推出农民专属“裕龙卡”,实行免收工本费、小额账户管理费、首年年费、短信通知服务费以及结算手续费减免。在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试点推广4个月以来,累计上线助农取款服务点454个,发放7.7万张裕龙卡。

在网上银行方面,建设银行是国内同业中第一批推出网上银行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截至2014年底,个人网银客户数达1.82亿户,增长19.10%;企业网银客户数达到330万,均位居同业前列。为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近几年建设银行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海外企业网银服务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多个国家。

至于微信银行,截至2015年2月底,建设银行累计发展微信银行客户1600万户,在同业居于首位。经过十几年发展,电子银行已经成为建设银行最主要的交易渠道、客户服务渠道、标准化和低风险产品的销售渠道。截至2014年底,离柜账务性交易量占比达88%。

深化互联网新技术应用

年报显示,建设银行在2014年深化互联网新技术应用,营销发卡活动覆盖手机、微信、pad、二维码等电子渠道;利用社交平台开展“我是卡神”等微信互动营销活动,吸引参与人数超过1亿人次;业内首推龙卡电子支付钱包,实现跨境互联网消费“一键式支付”;推出持卡人专属移动客户端“掌上龙卡”APP,首批上线特惠商户近万家,覆盖上百个城市。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只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就有三项智慧技术:

一是数据挖掘的顶层设计启动实施。建设银行在大数据、移动金融和社交等领域都有积极尝试与应用。构建了企业级数据模型,实现数据集中管控和治理;搭建了企业级的数据应用平台,实现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目前正在建设全新的数据仓库和多个数据实验室,并组建了上海大数据分析中心,为各项业务利用数据资产开展精准服务、强化风险监控、提升客户体验提供了有利支撑。

二是建设银行是中国金融行业第一个在生产环境实现 “金融云”的商业银行。2013年8月,建设银行新一代云管理平台成功上线;创造了5个工作日内交付上千台虚拟化服务器的行业记录,建设银行由此成为中国金融行业第一个在生产环境实现“金融云”的商业银行。

三是智能客服“小微”办大事,机器自动应答量一年超越人工电话量。作为大数据的重要应用之一,建设银行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文本应答技术,在同业中率先同时在微信、短信及网络渠道推出智能客服——“小微”,2014年智能客服自动应答量达到7574万人次。

并且这些技术都运用在两个生活平台的基础之上。前述负责人说,除了金融服务,建设银行还围绕客户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创新推出了“善融商务”和“悦生活”两个生活平台。

2012年,建设银行在银行同业中率先推出“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可以说,“善融商务”站在同业最前列,以商促融的平台战略全面开花。平台定位是充分利用建设银行的客户资源和服务优势,为公司和个人客户提供商品供需对接的高效平台。截至2015年3月中旬,“善融商务”入驻商户总量超过5.4万户,供应商品74万件,注册会员近1000万,累计纯商品类实际成交金额近900亿元,累计发放融资贷款近270亿元。

“悦生活”服务平台让民生服务无处无时不在。2012年,建设银行在四大行中率先推出企业级生活服务平台,经过3年的建设发展,“悦生活”平台已经成为建设银行便民服务的闪亮名片。截至2014年底,“悦生活”平台缴费项目达4000多个,覆盖城市300多个,2014年交易量2.3亿笔,交易额约350亿元,领先同业。

不仅如此,建设银行还围绕客户用钱、赚钱和借钱的需求,创新推出了三个互联网产品。

一是互联网支付缴费 (用钱):2014年建设银行互联网支付交易额达20271亿元,在支付宝、铁路客运(12306)等重点支付商户市场份额同业领先。

二是互联网理财(赚钱):超过5.8万亿元的理财产品通过互联网渠道交易;七成的理财产品、六成的基金、近百分之百的账户贵金属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创新推出“速赢”互联网理财产品。

三是互联网融资(借钱):建设银行是国内同业中率先开展互联网信贷业务的银行之一。对公方面,在“网络银行e贷款系列产品”、“小企业网银循环贷”的基础上,基于网络信用和交易记录创新推出“善融e贷”、“快速贷款”等网络贷款产品,提供从贷款申请到支用的一站式体验,贷款额在同业处于领先地位。个人方面,率先推出基于客户历史数据的全线上信贷产品 “快贷”,得到市场强烈反响。

当然,“在建设银行电子银行战略布局中,‘善融商务’这一中心应用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前述人士如是分析。与传统电商平台仅提供电商交易的服务不同,“善融商务”立足金融服务,旨在为客户搭建“亦商亦融、买卖轻松”的交易环境,提供从资金结算到信贷融资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目前,个人商城完成首页改版,进一步突出“精专特优”品类和优质商户;推出“分期优选”频道,实现了龙卡商城和善融个人商城的全面融合。企业商城重点发展优质商户,开展行业深耕工作;推出采购询价功能,升级改版专业市场综合首页。2014年,“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交易额462.79亿元,年末活跃商户达1.4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