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中国消费者报》:建设银行着力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2015-11-02

在银行业不断被唱衰的互联网时代之下,已公布中报的建设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及转型发展方面的成效却显得尤为亮眼。近日,在中国建设银行“CCB2020新的起点新的未来”大型宣传推介会上,建设银行副行长杨文升围绕“打造建行金融生态系统”,现场进行了具体展示。他表示,建设银行正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进全行业务流程再造,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生态系统。未来的建设银行,不仅是金融服务场所,更是一个更好体验、更低成本、满足不同客户全方位金融服务生态系统环境。

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凸显

早在2007年10月,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热潮方兴未艾之时,建设银行就开始研究探索互联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和机遇,而杨文升披露的数据显示,建设银行互联网金融多项业务及指标在行业中独占鳌头,其代表性优势可圈可点。

以渠道建设为例,建设银行股改上市以来,发展并完善了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短信金融、电话银行、国际互联网站等在内的网络服务体系,与智慧银行网点共同形成面向客户的金融服务渠道。

具体说来,建设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客户数、交易量、交易额等指标持续多年保持行业前位,客户满意度高。截至2015年9月底,手机银行客户数达1.7亿户,建设银行还率先推出网上银行服务。目前个人网银客户数突破2亿,位居行业前位。为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建设银行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企业网银服务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多个国家。目前,建设银行官网日均页面浏览量达6438万,单日最高页面浏览量1.24亿。同时,建设银行还是最早开通微信银行服务的金融机构之一。截至2015年9月底,累计发展微信银行客户2600万户,客户数量稳居行业前位。

“经过十几年建设发展,建设银行网络服务渠道已经成为行内主要的交易渠道、客户服务渠道、标准化和低风险产品的销售渠道。”杨文升说,当今中国,每6个人就有1个在使用建设银行的网银,每7个人就有1个下载了建行手机银行客户端,建设银行每100笔交易中,就有95笔通过电子、自助渠道实现,离柜账务性交易量占比达95%。

此外,建设银行还积极开展普惠金融。通过“裕农通”项目,建设银行以“建行龙卡+供销社网点+电子渠道”的方式,使农村客户不必进城即可享受建设银行完善的金融服务。

杨文升介绍说,除了发展并完善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在内的三大渠道,建设银行网络金融的标志性成果还有:搭建起包括“善融商务”、“悦生活”、“惠生活”三大平台,创新推出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融资三大产品线,积极引进大数据、“金融云”、智能客服三大智慧技术。

据了解,截至2015年9月底,善融商务商户数近6万户,注册会员1400万个,去年实现了400多亿元的纯商品销售额。“悦生活”企业级生活服务平台已经覆盖了300多个城市,每个城市有近50种缴费项目,今年已经实现交易量2亿笔,交易额381.2亿元,领先同业。正在建设中的“惠生活”,将整合建设银行各条线、产品营销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场景的融合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多价值。

在创新产品方面,建设银行创新推出了账号支付、快捷付、手机支付、跨行付、“龙卡云支付”等一系列互联网支付业务,在支付宝、银联等重点支付商户市场份额居行业前位。其中,支付宝交易中,建设银行支付占比达到22%;铁路客运(12306)交易中,建设银行支付占比居行业前位。2015年春节的微信“红包大战”中,通过建设银行在线支付发出的红包位居行业前位。同时,建设银行不断优化网络投资理财客户体验,定制网络专享理财产品。目前,超过七成的理财产品、六成以上的基金、几乎全部账户贵金属是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此外,作为国内互联网信贷业务的先行者,对公客户方面,建设银行创新推出“善融e贷”、“快速贷款”等网络贷款产品,提供从贷款申请到支用的一站式服务。个人客户方面,“快贷”业务得到市场和客户的良好反响。目前,授信金额近73.07亿元,累计发放66.53亿元,31.08万客户从中获益。

“三位一体”金融生态系统浮出水面

2013年8月,建设银行新一代云管理平台成功上线,创造了5个工作日内交付上千台虚拟化服务器的行业记录,建设银行也由此成为中国金融行业率先在生产环境实现“金融云”的商业银行。

作为大数据的重要应用之一,建设银行基于非结构化数据的文本应答技术,同时在微信、短信、网银等网络渠道推出智能客服——“小微”。目前,智能客服的业务量已经超过95533、400人工服务量总和,各渠道回复准确率均超过80%,其中微信渠道回复准确率已达90%。

在杨文升看来,大数据的应用提升了银行洞察客户的深度,拓展了接触客户的广度,从而对银行营销服务、产品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跟进环境的变化与时代的要求?就是要着力打造客户、银行、第三方之间“三位一体”的共存共荣、实时互动客户金融生态系统。

杨文升认为,构建金融生态系统要从客户、产品和渠道三个维度入手:首先,以打造“百类核心客群”为重点,细化客户分类,逐步实现对每一客户的全面深刻洞察和专属服务方案的全周期覆盖。其次,整合行内外资源,行内打造核心、拳头产品,行外优选合作第三方,形成供应齐全、优势突出、组合多元的产品目录体系。再次,基于定位强化协同,突出移动优先,通过创新提升智慧、智能水平,改善客户体验,搭建定位清晰、优势互补、无缝联接的全渠道体系。

如何实施金融生态系统的架构,杨文升表示,将持续推进四个方面转型:

一是聚焦客户,加快向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型。从经营产品、经营渠道向经营客户、重视体验转变,坚持互联网思维驱动,依靠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机制创新,打造客户口碑,改善客户体验。

二是整合资源,加快向综合化服务模式转型。定位于生态系统整合者,以大资产、大负债、大交易支柱性业务和移动金融、消费金融、跨境金融战略性业务为重点,联接多方主体,整合多方资源,为客户提供涵盖所有金融和相关非金融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三是统筹兼顾,加快向“五全”经营模式转型。这“五全”是:抓全量客户,拓展重点、新兴客群,做好跨条线、跨境、跨界客户推介和转化;抓全流量资金,紧盯流向,抓好源头和上下游,实现资金体内循环;抓全渠道协同,落实移动优先,推广智慧元素,再造业务流程,加快迭代升级,实现多渠道一致性互动体验;抓全方位、全球化服务,满足客户多元需求,提升本外币、境内外一体化经营能力。

四是转变以存贷利差为主的融资型盈利模式,增强资产管理能力,加快向融智型盈利模式转型。

“大而美”的建行金融生态

“在这个系统中,客户可以像呼吸新鲜空气一样享受到建设银行的金融生态服务。建设银行可以根据个人客户的衣食住行、娱游学购、生命周期、成长积累传承,以及公司客户的创业、生产、上市、并购、投资、贸易等不同层面、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集成建设银行集团、第三方各类产品和服务资源,制定并提供满足客户金融需求和相关非金融需求的服务,形成全景式、多样化、开放式、自演进、智慧型的生态系统。”在推介活动上,杨文升副行长通过演示,向大家勾勒了“大而美”的建设银行金融生态。

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杨文升充满信心。他表示,建设银行已具备了技术、渠道、数据、全牌照和第三方合作资源、创新机制及风险管控等多方面的优势,已经以领先者的姿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据了解,建设银行拥有5亿多个人客户和370余万公司客户,客户优势明显。同时,建设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可以提供智能便捷的渠道服务和金融产品。从渠道来看,建设银行遍布全球的网点、分支机构以及网络服务渠道,有能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客户提供贴身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数据方面,建设银行拥有丰富的产品、交易、行为数据信息,在新一代系统上线后,数据的广度和深度正不断延伸。而从全牌照以及第三方合作来看,建设银行现已取得投行、基金、信托、保险、租赁、期货、养老金等牌照,占据行业领先的牌照优势,将使客户获得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此外,建设银行持续优化产品创新内部“自生态系统”;培育“鼓励、开放、宽容、审慎”的创新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机制优势。风险管控上,建设银行各类型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风险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总体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建行能够继续领跑于同业。”杨文升说,通过生态系统建设,建设银行将助推社会大生态建设,履行好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