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香港商报》:上市十周年建行启新程 脱胎换骨规模翻五倍

发布时间:2015-11-24

作为四大国有银行首家香港上市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走过了十年上市之路。十年间,建行不仅资产规模是上市前的近5倍,相当于再创了4个建行,而且公司现代化治理更加完善,创新机制更加健全,正如建行董事长王洪章所言,上市是里程碑,十年是新起点。从“隐患重重“到“脱胎换骨”。目前建行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业银行,伴随着第四次化蝶转型,未来的建行将更加令人瞩目。

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建行,六十多年来先后经历了财政职能、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和股改上市银行四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涅槃重生。尤其是十年前的10月,应国务院启动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要求,建行作为首家国有银行率先在香港上市,从此走上了完美蜕变之路。

十年交出完美答卷

2005年建行上市创造了当时全球最大的IPO纪录,十年后交出优质答卷。资产规模今年上半年已达18.2万亿,是10年前的近5倍;上市十年来,建行累计创利1.5万亿,复合增长率达到16.6%。去年的净利润相当于上市当年的5倍,盈利能力位居国际大行前列。2005年市值是680亿美元,现在已达到2300亿美元,增长了3.4倍。

资本充足率14.7%,高于上市前的11.29%;截至上半年,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1%和20.18%,在国际大银行中名列前茅;不良贷款率为1.42%,远低于上市前的3.84%,拨备覆盖率为185.29%,在国内外位居前列。去年在财政部国内金融企业绩效评价中,建行位居首位。十年来累计对国家的贡献超过1.6万亿元。

建行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让投资者分享了其发展红利。十年来已经累计分红4900多亿元,每年的分红均占到净利润的33%以上。每股股息,由上市当年的不足一毛钱0.1元,增加到2014年的0.3元。

公司治理“国际水准”

除了量变,建行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质变,从过去官商作风到国际化水准的公司治理让建行从“隐患重重”到“脱胎换骨”。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及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多名董事组成的多元化董事会,有效避免了以往“内部人控制”情况发生。

上市后,管理层在公司章程与董事会的授权下,主持经营管理工作。每年制定综合经营计划,经董事会批准后,分解落实战略目标任务。董事会对高管人员实行问责制,但不插手、不干扰管理层独立自主地开展日常经营管理。作为监督机构,监事会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及其成员履职情况认真监督,对全行依法经营、股东大会决议执行等情况发表独立意见,并为每位董事和高管人员建立了个人尽职情况专项监督档案。

建行现在既有国家股,又有法人股、个人股;既有中资股,又有外资股,股东总数超过100万家。每年的股东大会上,从董事会工作报告、并购投资到年度决算、资本性支出,都会认真审议、批准。

严谨的管理体系和靓丽的业绩让建行获得业界的认可和多项荣誉。上市后代表中国银行业首次荣获英国《银行家》杂志「中国最佳银行」,近年来连续位居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第二位。今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五位,世界500强第29位。先后荣获国有上市企业最佳责任公司,位居全球银行前列。

上市之前,国有大行网点排长队的问题司空见惯,服务效率低、态度不佳的状况成为社会诟病。上市后,建行全面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机制,尤其是近年来突出“善建者行,成其久远”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转型的核心内容和最基本的检验标准,令建行获得客户认可。

创新服务赢得客户

“我们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其他银行,而是时刻变化的客户需求。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是建设一流银行的唯一捷径!”王洪章表示,建行在国内率先创建7个产品创新实验室,累计投放社会的8000多个新产品和服务项目,无不经过客户的体验完善才问世。

经过十几年建设发展,建行网络服务渠道已经成为行内最主要的交易渠道。建行以“满足客户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方式服务需求”为宗旨,率先在国内自主研发的以全国数据大集中为基础、覆盖总分行、海内外、母子公司的所有银行集团经营管理领域的管理系统——新一代核心系统近日正式上线,这一国内最佳、国际一流的信息系统,引领了国内金融服务先河的流程变革和生产模式转型。

传统优势更加牢固

“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这是对建行的真实写照,也是建行传统优势的体现。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建行并没有丢弃固有优势。截至今年上半年,建行人民币贷款余额已超过10万亿元,位居大行前列。其中,作为建行长期以来特色和优势的基本建设贷款,余额已达2.7万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建设。目前,建行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已储备了268个重大投资项目,这些项目涉及投资额4600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