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新浪网:许一鸣:同业竞争压力推动银行转型

发布时间:2016-10-09

由《中国银行家》杂志主办的2016中国银行家论坛于9月24日举行。中国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出席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发言全文:

尊敬的曹广晶省长,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请允许我代表建设银行对举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银行家》杂志社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困境突围:创新发展与管理提升”,我觉得这个主题非常有价值,意义非常深远,所以我想围绕这个主题分享几个观点。

一 、银行业为什么要转型

现在大家都在谈国家转型、产业转型、企业转型、银行转型。银行为什么转型? 主要有三点:

首先,传统业务萎缩,新兴业务方兴未艾。公司贷款的需求已经有了新的特色。今年几大银行的新增贷款基本上都是新兴业务。存款、贷款、股市、理财的分流,支付结算不断地被第三方支付公司蚕食,利差逐渐减少,保险、信托、资管、财务管理等需求不断的涌现和扩大。

其次,刚才大家谈到的技术进步突飞猛进。新兴领域、3D打印,无人驾驶等新的概念逐步出现,现在说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无论怎么样去评价这些新技术,我认为它的几个特点是非常明确的:第一是速度快,第二是影响广。如果你不转型就会被别人甩出去。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可以使人的寿命大大延长,未来年龄超过一百岁的可能大有人在,这时候养老金融怎么做?一滴血就可以检测出一个人因为基因的问题造成重大疾病的概率,这时候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怎么做?最近我到福建省分行去调研,发现它的网上在线金融平台已经通过视频把我们后台的人工服务送到了客户身边。客户在家里、在办公室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甚至电视机跟我们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易、交流。银行真正成为客户自己的银行已经为期不远。

    最后是竞争者越来越多。中国现在有多少家银行?超过4000家。中国现在有多少家金融机构?超过2万家。还有无处不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在纯业态规模中间发展很难有想象空间,必须延伸,必须突围,必须寻找答案。参与者有突围的压力,同时也营造了突围的机会。比如说同业业务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它的深度和广度与过去的同类业务已经远远不可同日而语。

二、面对转型这个大势,建设银行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建设银行从2012年开始着手新一轮的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且在2014年底正式制定转型发展规划,确定了转型发展战略,提出了综合性经营、多功能服务、集约化发展、创新银行和智慧银行五大转型方向。这几年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综合性经营方面,综合性经营牌照全国领先,形成了功能齐全、种类完善的服务,基本建成了综合化的便捷性平台。比如说我们在业务的考核上提出了大市场大负债的理念,去年以来建设银行非信贷融资已经大大超过贷款。第二个方面是通过优化流程,节约资本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我们原来办一笔住房按揭贷款至少要两周,长的时间要一个月,现在一两天就可以办妥。支持小微企业的快贷,在手机、电脑、自助终端上可以随时办理。创新银行和智慧银行方面,我们大力发展智能管理、IT、大数据、网络智能等等,金融管理和客户服务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大大提升。电子银行和自助渠道账务性交易量占比达95%,高的时候已经达到98.5%,柜台交易不超过交易量的5%。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与当地供销社开展合作,增强三农服务,解决了我们原来无法为偏远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难题,既获得了客户,也获得了业务,还赢得了口碑。

总之,建设银行的战略转型已经成为了37万员工的共同行动,业务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银行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价值创造上,要在成就客户价值的基础上,实现银行自身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建设银行愿意和所有兄弟行一道通过脚踏实地的转型,来促进中国银行业走出困境,实现突围,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