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媒体集萃

《金融时报》:房贷债转股MPA考核 建行2016年业绩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

发布时间:2017-03-31

“2017年信贷投向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最重要原则,作为我行的传统优势业务,个人按揭贷款投放同样是重要方向,但会坚持解决自住房为主。”在3月30日召开的2016年业绩发布会上,建设银行行长王祖继表示。

在本次发布会上,除了备受关注的房贷问题外,对社会关心的资产质量、债转股以及MPA考核等热点话题,建行也一一作出了回应。 

个人按揭贷款将坚持以自住房为主

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建设银行个人房贷余额从上年的2.78万亿元增加至3.59万亿元,增幅29.26%,个人住房贷款占境内个人贷款和垫款比例从80%上升至82.7%。而该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余额新增额为负,减少1068亿元。

王祖继在发布会上表示,建行2016年的信贷结构在持续优化。2017年的信贷投向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最重要原则,其中个人信贷投放同样是重要方向,但会坚持解决自住房为主。

“我们将更加依据和配合宏观调控方向,不管是一、二线还是三、四线城市,都会坚持解决自住房为主。”王祖继说。

此外,王祖继进一步表示,该行未来将继续发挥在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科创联动等业务上的优势。

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该行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达2.90万亿元,较上年新增1883.71亿元,增幅6.96%,实现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实施的全力支持。同时,该行去年大力拓展普惠金融,不断加大对“双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4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69万亿元。此外,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较上年减少49.86亿元。

不良压力缓解 债转股超3000亿元

“2016年建行逾期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率在趋同,预计未来银行的不良压力在减小。”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在会上表示。

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建设银行实现资产质量逐季向好,不良率实现下降。截至2016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786.90亿元,同比少增400.99亿元;不良贷款率1.52%,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同时,该行2016年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剪刀差”为负5.91亿元,自2012年以来首次转为负值;关注类贷款占比2.87%,较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减值准备对不良贷款比率为150.36%,满足监管要求。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建行在风险预警和不良贷款处置等方面都下了不少工夫,其中,2016年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金额570.58亿元值得关注。

王祖继对此表示:“从前两年情况来看,由于当时不良贷款快速增长,批量处置力度比较大。但从目前来看,鉴于目前不良资产整体可控,今年批量处置数量至少会比2016年少得多。”

“今年不良处置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运用什么方式、怎么处置需要根据不良贷款的具体变化来进行。”王祖继进一步表示,该行将综合运用现金回收、贷款重组、批量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处置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重启的债转股中,建行作为首发成员之一,已与客户合计签订了2220亿元市场化债转股协议。

“到今年一季度会超过3000亿元。”王祖继透露。

记者同时了解到,建行去年年末召开的董事会已同意出资120亿元,在北京新设专门的债转股实施机构--建信资产管理公司,后续将根据监管要求积极筹建。

MPA考核对理财标的影响不会太大

对于目前备受市场关注的MPA考核,许一鸣透露,建行处于B档,且“没有发现目前哪家机构进入A档”。同时,他在会上表示,因尚未拿到最终的理财新规,从草稿来看,可能会对银行的理财标的有一些影响,但估计影响不会太大。

从2016年数据来看,以理财为代表的轻资本、高回报型资产业务成为建行的一个重要转型成果。建行披露,该行去年理财产品余额2.13万亿元,增幅31.36%;理财产品业务收入205.37亿元,较上年增长42.06%,主要是持续推出适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并不断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实现理财产品规模和相关收入较快增长。

“转型的重点在于过程而非结果,转型就是要改变考核,而存款未来将淡出考核。”谈及建行加速转型的路径,许一鸣表示。

另一个重要的转型方向则是互联网金融。王祖继在会上提到:“建行非常重视技术系统,与互联网金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与领域。”

3月28日,建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对于相关合作的内容与产品,王祖继表示,“将以尽快的时间表推出。”

从披露年报信息来看,2016年,建行创新型银行、智慧型银行转型成效显著。该行全年完成产品创新1900多项,推出了全球现金管理、智慧场景应用等新型商业模式,创新客群细分体系和经营方法论,同业首推融合NFC、二维码、人脸识别等技术以及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的全新支付产品组合“龙支付”。同时,该行还完成了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主体工程,构建起安全可靠、灵活扩展、支持业务功能快速部署的金融云平台,开发了一套覆盖总分行、境内外、母子公司全价值链业务活动,多维度、高水平的企业级信息系统,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初步形成,实施智能营销等多个应用项目。